2009盛勢浩大的山谷單車環島照 |
文/邱淑華 BB 64中文
前言
疫情趨緩,自從桃竹苗分會舉辦聲勢浩大的香山海岸騎後, 分會長淑麗開始號召大伙來玩騎車!一起穿山谷特製車衣,再啟2009年山谷騎車環島盛況.....特將一篇寫於2009年的伙伴單車環島散文(收錄於《旅行,聽見生命的回音》一書),重新搭配由伙伴們提供的照片,大家一起來回味!
滂沱大雨的登山口有人臨陣脫逃打擊士氣,這我有經驗。蜂群亂舞卻依然穿蜂向前走,這我也有經驗。登山途中拾獲迷路者,這我更有經驗了,有一回爬芳山銘山(未成)走廢林道下南澳北溪出寒溪,在溪床附近帶回誤下廢林道,轎車卡住的幾個人。一周後他們雇卡車進去拖吊愛車,又拾獲另一批困在南澳北溪的陽X大學登山社社員。有趣的是,我所有特殊登山體驗都是和台大山社或是山谷登山會一起發生的。
文/邱淑華 BB 64中文
在本土疫情逐漸升溫,民眾忐忑不安的氛圍下,不禁回想起去年南部分會11月13日-14日的活動,阿竹帶領大家探險的墾丁南岬秘徑,實在令人懷念不已。
文/古哥
文/仙草蜜
年過半百,能挑戰並完成一件自己覺得不可能的任務,實在很開心。老實說當年錯過山谷騎腳踏車環島盛況,令人扼腕,7月參加桃竹苗分會舉辦的南寮-香山17哩海岸騎,初體驗騎車賞夕陽美景,當時就超羨慕穿山谷黃色車衣的伙伴像風一般刷過身旁的感覺。
文/陳文祺
嘿咻!嘿咻!踏著沉重腳步,氣喘吁吁,一行五人終於登上了推論山,天梯快爬完了!離今天的營地油婆蘭草原只剩600公尺爬昇,預計下午3:30前可以到達,休息一下吧!大伙倚著基點旁的一棵樹,排排坐地上,休息加遮陽。
在全球疫情肆虐,國境封鎖下,到海外登山健行短期內似乎仍難以成行,在此跟大家分享當年到瑞士去玩的旅遊經驗! 2016年8月,我們八個朋友(李昆明、阿貴、張忠良、應致德、左玫蕊、阿英、劉璧玲、阿雪)浩浩蕩蕩的殺到瑞士開始兩週的登山健行.
影片連結飛鳳山
文/莫昭平
7月底參加了阿弟的飛鳳山行程。這位領隊不但籌劃、主辦、帶領當天的活動,還包吃、包住、包張羅共乘和當天午餐及前一天晚餐,還不停地跑前跑後照顧大家、鼓勵大家、幫大家拍照,更全程背大西瓜,在最後的制高點、大家筋疲力竭的時候,貼心慰勞大家,汗涔涔的我們都淚漣漣了!
總算疫情減緩,可以再度跟著山谷登山會走訪山林了!興奮地報名了阿弟開隊的飛鳳山行程,雖然是適合大眾參加的親山路線,但聽說阿弟的隊伍相當硬,而且這陣子因為疫情被關在家裡許久,深怕自己無法勝任而造成學弟的負擔,差點就要打退堂鼓。
文/仙草蜜 68法律
阿命是鎮西堡的獵人,平時也種高麗菜及水蜜桃等農作物,2019年12月山谷學長失蹤的地域是其熟悉的獵場山徑,當年其獲知山難事件,即積極投入山難協尋行列,曾多次拋下手中農務入山協尋近2個多月之久,因緣際會與負責協調搜救事務的芳民熟識,某日阿命致電芳民告知水蜜桃成熟了,問是否需要訂購水蜜桃.........,屬於2021年鎮西堡水蜜桃的故事於焉而起!
文/雅玲,66中文
防疫期間,宅在家守護台灣,分外懷念起那年到尼泊爾健行,眾人牽牛抱雞列隊歡迎,沿途享受帝王般待遇的日子,宛若一場夢幻,實在匪夷所思!更體認【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,千萬要把握每一次機會】!親眼看看世界第一峰,就是一次「無憾的回憶」。人生,求的不就是無憾嗎?
文/74政治,陳文祺
要完成一次困難的登山挑戰,測試自己的能耐,突破自己的極限,必須設定目標、找到動機,但最重要的是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的伙伴,(不服老的頑童們),能夠互相激勵,互相扶持,互相照顧,這個挑戰才能完成,才能圓滿地成就!「畢羊縱走」是畢祿山經鋸齒連峰縱走至羊頭山的簡稱,本行程除了要陡上陡下攀登兩座百岳之外,還須經過七上八下的鋸齒連峰,但景觀優美、視野絕佳,是富有挑戰性的小縱走路線。
文/中文,雅玲
「魔法森林(魔法の森)是幻想鄉中濕度最高,很少有人踏足的原始森林。具體位置的記錄並不明確,只知道它在人類村落旁邊。高大的樹木遮蔽天空,將森林與陽光隔離,遍地生長着難以分辨是否有毒的蘑菇,甚至還有許多會吃人的植物存在。⋯⋯」——「魔法森林」遊戲,維基百科,相信嗎?4/3清明節前,我們真的去了一個魔法森林,和以上的敘述,幾乎一模一樣。
影片虎豹潭三方向山
文/邱秀中
我們十人與雅玲、靜誼和仙草蜜在11:30左右分道揚鑣,領隊暫約定2:30回到【號稱翠綠草地的康莊大道】稜線會合,因為估算要一個半小時才能登頂,來回連休息就三個小時。三人在林蔭中優哉遊樂無法紀錄登頂這一段,就由我來補述。
星期三了,怎麼小腿怪怪地使不太上力,最近做了什麼嗎?喔,想起來了,原來,就在三天前的星期天參加了跑山學長阿弟的麥巴來山O繞活動,一個很硬陡的活動,當天大約走了14.5公里, 前5公里就爬昇了1100公尺, 全程累計爬昇1430公尺,回到登山口又陡下了1430公尺,是條折磨雙腿的好路線,難怪即使走在平坦的特富野古道上,也仍覺得腳步遲滯,兩腿發酸。
2021年3月6日, 我又去了山谷石屋 這次是去吃春酒的,順便完成我【人生的第一次登山】, 這是一篇初爬的紀念文,石屋主人延喜跟維正夫妻倆特體貼, 每次的活動都辦得有聲有色, 讓我們一群老傢伙能返老還童,這不就讓我有膽敢去爬生平第一次的山囉。
文/仙草蜜 68法律
~2021年牛年走春健行~
過年期間大啖豐盛年菜,累積不少熱量,還好有理事長的號召,舉辦【初四】走春系列活動,依據操的程度幫大家消脂減重,兵分三路有屬於勇腳型陳文翔領軍的A隊_黃金十稜第四稜,屬於【有點操】強壯理事長領軍的B隊_黃金十稜第二段 ,還有老少咸宜輕鬆的C隊_金字碑古道。
文/蕭元龍
文/張杏枝,69法律
110年1月9日鼠年尾牙按事先規劃兵分三路,最困難的C隊_黄金十稜煙囪稜,沒有難度的_A隊小粗坑山及琉瑯古道,以及最辛苦的B隊_辦桌大厨隊。一早8點半A隊及B隊在石屋前集合拍團體照。臨走前B隊張大廚殷切叮嚀辛桑領隊,不要玩太久務必要早早趕下山吃尾牙宴。
文/郭綺雯
在北部連續雨天後一個罕見的週末空檔,東北角黃金二稜煙囪稜活動終於得以成行。由於霸王寒 流來襲,當日山區溫度只有攝氏五度左右,幸好天候乾爽無風,只要裝備齊全,並不會感受到多 大的寒意。這次不"懼"寒冷來參加的伙伴包括領隊陳文翔,田爺,淑麗,士銘,心如,兩位大學部學妹梅子,喬融及蛋頭我共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