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谷登山會
流浪山裡的故事
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
191208_雲森瀑布+熊空南山 O型縱走
文
/
簡文瑕
,
68哲學
為
加強跟山社學生的情感聯繫,12月8日特地舉辦
山社及山谷的聯合登山活動,希望藉由
一起爬山
,活絡及深化跨世代的山社山谷情誼,進一步達到經驗傳承,讓年輕的學弟妹了解加入登山社後,畢業後仍可一起爬山,一起玩到天荒地老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
191115~17_秋訪志佳陽
文/
徐培蓮
,80資工
這本來只是屬於我和社外好友娃媽的兩人登山, 但淑惠學姐說要
提醒大家,除當媽媽及工作之外,愛山的女人還是可相約爬山犒賞自己的! 衝著這點, 就放上來刺激大家了!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
191116_草嶺古道 芒花海
文
/
簡文瑕
,
68哲學
【草嶺古道】是淡蘭古道北路一部分,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路徑,因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為「草嶺」,故稱為「草嶺古道」。
古道本身已經是一條彌足珍貴的古蹟。然而,其沿途的二個陳碣 「雄鎮蠻煙摩碣」與「虎字碑」更可說是珍貴的歷史遺跡。兩者同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
191109_2019山谷大會盛況空前
文/仙草蜜
,
68法律
一年一度的山谷大會於
11
月
9
日盛大登場,出席人數將近
130
人,有別於往年,今年第三個十年出席非常踴躍,神人級的跑山健將,溯溪勇者紛紛現身,分享英勇的南湖會師,尤其是俊奇分享隊友攀岩驚險歷程更令人捏了一把冷汗
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
191109_南港山四獸山O型縱走
文/周鴻翔,76電機
11/9 晚上舉辦山谷年會,因山谷為登山社校友社團屬性, 白天還是要有個登山節目,以活動活動筋骨。 而會場在信義區Lamigo 會館,所以選了附近南港山四獸山輕鬆走走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
191012_蘭陽五岳二部曲之嗆辣阿玉山
出發前,來個團體照,這時心裡想的是輕鬆來回阿玉山後來享用雙連埤美味山產,殊不知。。。
文/葉大成,76造船
繼前次宜蘭分會9月所舉辦之蘭陽五岳一部曲-水漾烘爐地,風狂雨驟之下,演出完美的大結局。
這次利用10月國慶假期,再來參加蘭陽五岳二部曲,挑戰五岳中最嗆辣的阿玉山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
191006_南湖溪溯登圈谷
文
/
吳俊奇,84森林
時間:2019.10.6-10.11
人員:吳俊奇(84森林,領隊)、賴明佑(71電機,醫官)、葉如安(86國企,大廚)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
191005_一日圓夢大濁南馬比杉
文/陳俊興,75醫學
大學時期聽說大濁水南溪很美,這幾年走了幾次一日南湖,還没機會親近她,趁今年重啓去年未竟的南湖會師,準備拜訪大濁水南溪,順遊那傳說中遠在天邊的馬比杉山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
191003-06_重回夢中的南湖
文
/
古哥 第一個十年代表
上次去南湖大山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,那次是三月底入山,因為雪季還沒結束,又是雪訓又是冰爪,大概因為行前做足了功課,印象裡反覺得輕鬆,但也因為圈谷積雪深厚,反而沒見識到南湖和中央尖群峰的峻美山容,這次終於跟上山谷登山會的55周年南湖大會師,以唯一的第一個十年資深隊員身分編入第二個十年的學弟妹隊伍中,重回夢中的南湖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
191002~06_中央尖南湖
文/周鴻翔,76電機
本活動有絕佳的天氣, 也事先做了不少準備,但因颱風過後的溯溪路線,有點超出自己及隊員體能負荷及危機控管,帶些驚險也有些曲折。 也
希望每年都能來趟高山縱走。
全隊 3名: 周鴻翔(領隊)、何裕臨(大廚)、吳天麟 留守人: 賴育民
D0: (10/1) 台北捷運圓山站 → 勝光登山口方便屋民宿C0
D1: (10/2) 勝光登山口(1845m) → 木杆鞍部(2528m) → 南湖溪山屋(2200m) → 香菇寮營地C1 (2276m)
D2: (10/3) 香菇寮營地 → 中央尖溪山屋C2 (2374m)
D3: (10/4) 中央尖溪山屋C3 ⇄ 中央尖山(3687m)
D4: (10/5) 中央尖溪山屋 → 南湖南峰(3504m) → 巴巴山(3449m) → 南湖南峰 → 南湖圈谷山屋C4 (3386m)
D5: (10/6) 南湖圈谷山屋 → 雲稜山莊(2600m) → 勝光登山口 → 台北
閱讀更多 »
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
190928_ 水漾烘爐地 宜蘭分會(首發團)
文
/羅欣怡 ,76財金
山谷宜蘭分會的首發團,
原訂桃源谷的行程因大雨轉進烘爐地。
根據氣象,較為南邊的烘爐地天氣較佳,驅車前往登山口的櫻花稜園,果然雲開霧散,陽光露臉
。烘爐地山標高1166公尺,一等三角點,
也是蘭陽五岳之一,屬輕鬆自在的路線
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
190921_ 三地山轉進白賓山
文/葉大成,76造船
南部分會的夥伴在地魔兒公園集合出發了,滿面笑容期待三
地山的行程,殊不知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
190907_合歡西峰
文/周鴻翔,76電機
因為10月南湖行前訓練, 需要補足高山訓練, 故安排合歡西峰行程, 將合歡群峰, 獨漏的西峰撿起來. 出發前因玲玲颱風剛過, 氣象局預報這幾天皆會有午後雷陣雨, 出發前心中忐忑不安, 但因行前訓練時程緊迫, 故仍硬著頭皮出發. 所幸只有星期五下午下大雨, 實際次日登山全程皆無雨, 感謝老天賜與好天氣, 讓行程順利完成. 全隊8名, 6位順利完燈合歡西峰
閱讀更多 »
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
190901_陽明山西東大縱走
文/周鴻翔,76電機
此路線, 主要是為下月南湖大山行前訓練. 以前行前體能訓練多以北插天山為主, 可惜後來北插因故,入山需事先提出申請, 所以岳界近年多改以「陽明山西東大縱走」 來做訓練。
這是第三次走這路線, 雖然9月初天氣還是十分炎熱, 但這次展望最佳. 隊員體能狀況也是這幾年最整齊的, 完成率達 9/12. (前2次只有不到1/3~1/2)
閱讀更多 »
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
190803_秘境-德文山記行
文/葉大成,76造船
有一種熱是高雄人覺得熱。
如果高雄人說太熱了,千萬別去爬山,
否則,將感受到地獄般的火熱,
不過,德文山卻是個例外,從標高800公尺的登山口起登,即使是仲夏8月的豔陽高照,依然能有清風拂面的舒爽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
190622_桶後越嶺 跑旅
文/周鴻翔,76電機
五年前與兩名山谷伙伴 (建源, 阿貴學長) 跑了一趟桶後越嶺, 一直很想舊地重遊以及與更多的朋友分享. 其中宜蘭地區跑友們最感興趣, 於是喬了一個大家都ok 的日期, 再度造訪. 以下是圖文紀錄
閱讀更多 »
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
190602_滿月圓、拉卡、東眼O型縱走
文/周鴻翔,76電機
說好的山谷山社聯合活動,因故未能走在一起,學生們由原先預定的東滿步道,改走滿月圓--組合山,咱們山谷照原定計畫走滿月圓、拉卡、東眼山O行縱走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
190526_重揪劍龍稜、鋸齒稜接無耳茶壺山
文/姚家麟 ,73化工
前話
:
嚮往劍龍稜、鋸齒稜的裸露險峻岩壁已久,然天公不作美,多次因氣候
不穩,
怕暴雨及落雷襲擊,
基於隊伍安全考量,
總計
取消兩次既定活動行程
。 本次領隊不棄不捨,三度出擊,
今天是一個
90
分的好天氣
,
晴時有些雲,
風大有
10
節風,
瞬間達
12~15
節陣風,但還不致有安全疑慮下,揮軍出擊!
閱讀更多 »
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
190504_ 柴山魔芋踏浪趣
文/葉大成,76造船
「春天裡來百花香,朗里格朗~」
春天,正是百花齊放的季節,
就在梅雨的空檔,幾乎無雨的天氣
,柴山王子阿竹帶隊觀賞盛開的魔芋,就在柴山熟悉的步道旁~~~~~~~
閱讀更多 »
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
190421_上島山連走水雲瀑布
文/姚家麟 ,73化工
上島山又稱鳥嘴山,因其狀似鳶嘴的山形而得名
(
這次行程
角度無法看見
)
,為泰安溫泉區之源頭,標高
1437
公尺,三等
三角點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
190420_勇闖台南最高峰
文/葉大成,76造船
標高1241 M的大凍山,
一等三角點,也是台南最高峰,
當然也是南部分會必須拿下的山頭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
190331_浸水營古道
文/葉大成,76造船
抓住春天的尾巴,
我們走了一趟浸水營古道,
這是一條最輕鬆的中央山脈越嶺道,
也是500年前原住民開拓的貿易路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
190317_翡翠行春
文/周鴻翔
,76電機
1月份和日興參加了「
茶茶山徑
」
越野賽
,驚豔於翡翠水庫的湖光山色
,於是請
日興開了這個北市近郊小而美的半天湖畔山徑健行路線
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
190316-17 奇萊南華
文
/
賴育民,
75醫學
圖
/
楊斯顯,
97物理
走在能高越嶺道上,舖天的墨綠樹冠,蓋地的橘紅松針;山徑如河水緩緩向後流動,往事也如鳥鳴,不經意從葉隙傳出⋯⋯。我想起兩位曾在這條山徑上引導我的前輩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
190316 暖東舊道-五分山-十分古道
文/萬心如,76經濟
春寒料峭的陰天我們來到暖暖荖寮坑生態園區,暖東舊道由此展開,一路緩緩上坡接到稜線,造訪有200年歷史的土地公廟,再繼續往五分山前進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
190228-0302 水社之春
文/
徐培蓮
,80資工
水社大山, 海拔2059公尺, 雄據於日月潭旁, 去年泳渡時一路向著
水社大山山腳下的伊達邵游去, 一路仰望著如大牆聳立向天的水社大山,想著該是時候走上
去看日月潭了 !
閱讀更多 »
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
翡翠行春之預覽
文/蔡日興,78
電機
雖說山與谷二字是連著一起講,彷彿平分秋色,但傳統上因為山頂有基石,伴隨著比較多的展望點,登山的人通常比較注意跟山有關的一切,因而就忽略了跟谷有關的事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
豬年走春 (A隊):猴硐越嶺·三貂嶺瀑布群
文/萬心如
,76經濟
早過了風雨生信心的年紀,一早的大雨讓人有點意志動搖,但是身為領隊,還是先到集合地點再說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
丹大札記初版編序
文/何英傑,74經濟
生命是一種追尋,一種探險,一種流浪。
難以忘懷在山社那些年裏寄情山水、交友白雲的日子。記不清在多少個曲流迴谷中,我們忘記了物與我;也記不清在多少個空潭月影間,我們摒著氣息,不敢驚擾山間的靈氣;
閱讀更多 »
山谷大老出巡緬甸
文/田爺(光復),53數學
適逢農曆春節,眾神出巡,山谷大老們早有計畫春節連假組團訪問緬甸。為何被稱千歲出巡緬甸
~~~~
因本團總年紀超過
2400
歲,哈!
閱讀更多 »
190216 棚集山走春
文/陳世明
,76醫學
棚集山位於丹林部落,原名「扎拉秀」、日文漢音「棚集」,是來義溪與尖刀尾溪的分水嶺,海拔899公尺、有完善的登山步道規畫。為了響應周理事長的號召,我們南部的會友,先行走春一番。幾年前曾和阿竹O型走一圈,這次是走下面的路(箭頭)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
2019忘年會---大屯山賞櫻行
文/仙草蜜,68法律
時間過得飛快
,為配合2019年1月26日在熱海大飯店舉辦的
忘年會
,
山谷登山會特辦大屯山登山活動
,領隊唯一的要求就是4點前能準時抵達熱海大飯店
,
泡溫泉
,吃酒家菜
,唱山歌~~~~~~~
閱讀更多 »
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
舊好茶文化巡禮 --一趟滿載而歸的心靈饗宴--
文/葉大成,76造船
舊好茶,一
個曾經強盛的魯凱族部落,
曾有800多人居住於此,也有160多間的石板屋,
壯觀的石板屋群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,總想親眼一見
多少年來的嚮往,終於在這次成行,藉由好茶部落的瑞珍小姐以及效文老師的深入傳神介紹,好茶的古往今來,好茶的動人傳說,好茶的名人軼事,好茶的興衰悲歌,聽著傳說令人亢奮,但走在石板屋的廢墟中卻又唏噓不已。
閱讀更多 »
遇見舊好茶
文/面面 ,76電機
在溫暖的南台灣冬日,我們跟隨著族人腳步,沿著88風災後每年變換的路徑,前往禮納里魯凱族人夢裡的故鄉 -「舊好茶」。
閱讀更多 »
淡蘭古道探秘之二 – 坪溪與象寮古道行
文
/
陳文翔
,
73醫學
淡蘭古道是最近岳界熱門的話題,特別是經過千里步道協會的宣導
:
「重現淡蘭百年山徑」,「走出一條屬於台灣自己的道路」,讓人們重新想認識這在清代就存在,溝通淡水廳與噶瑪蘭廳間的交通要道。淡蘭古道分為北路(官道)、中路(民道),與南路(商道)。其中北路發展最早,是清政府傳遞公文書的官道;中路是民間拓墾與運輸農產品的路線;南路較短,則主要為商旅往來途徑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
淡蘭古道探秘之一 – 崩山坑古道行
古石橋
文/陳文翔
,
73醫學
淡蘭古道是最近岳界熱門的話題,特別是經過千里步道協會的宣導,「重現淡蘭百年山徑」,走出一條台灣自己的「印加古道」,讓人們重新想認識這在清代就存在,溝通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
(
現今台北到宜蘭
)
的主要交通道路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
好久沒去北插天山了!
說到北插天山讓你想到了什麼?
想
到珍稀植物台灣山毛櫸,勇腳級立刻想到南北插天山丶
O
型蹤走,健腳級也會認為路途遙遠丶山路陡峭,常常要走到摸黑才下山!(上圖裁剪自本文最後一張照片)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
明窗淨几好談心
蕭翠瑛 / 59 商學
台大農場的綠房子原來是節能減碳的建築典範,如今變身為泡茶喝咖啡的幽靜庭園,室內花草葳甤,戶外農作盎然。
雖地處校園一隅,鄰近基隆路,卻是難得的明亮清靜。
閱讀更多 »
HR-V新車首購~
太感動啦~~~~
江QQ人生第一台帥氣車車來也~~~~
閱讀更多 »
暖冬壯遊白賓山
文/葉大成,76 造船
雖然只有3小時的來回步程,卻要爬升500公尺,垂直陡上。
用盡鼻孔每一吋面積卻仍然氣喘吁吁。
閱讀更多 »
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
2019/1/26 山谷忘年會 好友相見歡 (活動預告)
時間過得飛快 轉眼間 已邁入尾牙旺季囉 山谷登山會將於1/26晚上在北投熱海飯店 辦桌 邀請大小山胞 來唱山歌, 吃酒家菜,唱個痛快吧!
閱讀更多 »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查看行動版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