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

2110_結緣大小劍

文/陳文祺

 嘿咻!嘿咻!踏著沉重腳步,氣喘吁吁,一行五人終於登上了推論山,天梯快爬完了!離今天的營地油婆蘭草原只剩600公尺爬昇,預計下午3:30前可以到達,休息一下吧!大伙倚著基點旁的一棵樹,排排坐地上,休息加遮陽。 

雪山山脈偏遠的西南稜有三座百岳,包括將近3600公尺的大劍山,以及以崩壁聞名的佳陽山(3314m)、行來最為辛苦的小劍山(3253m),行程一般安排三天,想輕鬆點的話可以安排四天。我們計劃第一天由登山口直上油婆蘭草原紮營,步程距離9km,總爬升高度1700公尺,這段即岳界著名的油婆蘭天梯。第二天預計一早4:00am出發,攻頂佳陽山及小劍山,步程來回12公里,預計需12個小時,行程中最輕鬆的第三天,預計一早5:00am仰登大劍山,登頂之後趕緊回到營地收拾,再下到海拔1600m的登山口,所以當天必須從3600m陡降回到1600m ,劇烈的上升與下降,雙腿不夠強健者走起來必定是既辛苦又危險。 

大小劍出發照

天空仍泛著藍天飄著白雲,今晚肯定有滿天星斗可好好觀賞!這幾年爬山運氣都不錯!走吧,再度扛起沉重的背包,繼續上行。嘿咻!嘿咻!我再度大聲喘著氣,終於看到草原了!望著油婆蘭池滿滿的池水及點綴在綠色草原上的各色帳篷,真是絕美的景色!這是我第三次上至這個高點,登山界人士視為畏途的油婆蘭天梯我居然來了第三次,不禁思考起來,到底是什麼信念又督促著我爬上來? 


2018年我來了一次,同樣的路線,第一天當我費盡身體最後一點力氣上到了油婆蘭草原,準備衝下坡到山坳間的營地時,地一聲,感覺我的右腳好像踢到了什麼東西,回頭一看,糟糕,鞋底居然與鞋身分開了,天哪,我爬升了1700m才到達這個草原,登山鞋卻扛不住了,不管,先到營地再說,踩著小碎步繼續往下,又是地一聲,左腳的登山鞋也抗議了,七八年前買的登山鞋,在鞋櫃裡躺了四五年,果然,我不親近它他也不親近我,手邊沒有大力膠帶,也沒有繩子,只好跟隊友借一雙Keen運動拖鞋,王(碩盟)醫師說這雙鞋鞋底反正快磨平了,你就將就穿吧,也不必還我。就是穿著這樣的鞋,第二天早上四點出發,非常艱苦地上上下下,三個小時半登頂佳陽山,轉頭跟老哥說,我不想走了,這雙鞋太滑了,耗損我大量的體力,望著遠遠的小劍山,忽然有一種感覺,我一定要再來,太不甘心了。 

其實33年前,大三的時候,我就走過這條路線,當年暑假,日本中央大學登山社在中華山岳協會的安排下,來台灣進行大學登山社團的交流訪問,很幸運地,台大登山社被遴選出來與他們一起攀登台灣百岳的雪劍線(大劍山~雪山),更有幸成地我成為台大山社的代表之一,和當年的學聖,及另外二位伙伴陪同日本中央大學一行20餘人的隊伍一起走大劍山至雪山主峰

此行除了大劍~雪山間美麗的山谷完美谷難忘外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大學登山隊嚴格的紀律以及嚴密的組織,此外,光鮮亮麗的服裝及裝備也令人目眩不已,例如,用餐時日本主將(領隊)學長會坐在長方型地布的上位,台灣籍嚮導盤腿坐在旁邊,另外幾位學長也分別坐在方型地布二側靠近領隊的上位,或許在日本學長有這種特權,我們聽著他們和台籍嚮導用日本話對談,一邊聊天一邊喝茶,旁邊的一群學弟妹,卻忙裡忙外地打點當天的晚餐。鍋具閃閃發光,餐具、食物無不整齊擺放,每位隊員似乎都有固定角色及任務,總是有條不紊地忙碌著

我們身為台灣最高學府的代表,穿著紅色社服,揪著相機,很好奇又驚訝地左看看右看看,真不相信隊伍能夠如此組成,與他們相比,我們表現出巨大的落差,穿著雨鞋,裝備散落一地,隨便煮煮隨便吃,不修邊幅,喇哩喇蹋,或許符合日本人眼中支那人形象吧。日本隊開動時長幼有序,全隊隊員先按位置坐定、盛飯、打菜,一切就續后在領隊的一聲令下,由嚮導先開動始依續用餐,日本人真是個有條不紊的民族。

 第二天一早天還没亮,我們不是被鬧鐘吵醒,而是被一陣陣嘿休嘿休聲驚醒,探出帳篷一看,原來日本大學隊正早起作操,天還微亮,隊員由領隊帶領,排列整齊,動作劃一。我趕緊搖醒尚在熟睡的伙伴,比看到水鹿還驚奇,完全不在預期內,不久,日本隊出發了,我們亂中有序,大約一小時後也整理好行裝,大伙再度把腳伸進雨鞋,心想,一定得趕上他們。

 

或許我們以粗獷取勝,因為日本的山不比台灣,台灣的山更高,更峻,山路更險。望著大劍山方向,可見遠遠一長串日本隊隊員正魚貫前進,一個挨一個,步伐整齊一致。主將把隊伍掌控地很好,追吧!結果中午前就追上他們了,看著日本朋友面露驚訝神色,心中大概想,原來這一群台灣大學生體能還不錯,當晚入住翠池山屋,翠池幾乎乾涸,八月的翠池被翠綠高聳的香青圍繞著,真美,但真冷,第三天日本隊下到武陵農場被巴士接走了,我們則繼續住在山裏,七卡山屋里空無一人,當晚是我們的夜。

 

聽中華山協說還有另一隊中央大學山社社員,屬體力較差的一群,同一時間被安排去了奇萊主北,其實也是不輕鬆,真不了解怎不選奇萊南華這種平易近人的路線。不論如何,這特殊的陪走行程,30多年來都一直令我難忘,只可惜語言不通没法交流,且没順道去佳陽山、去小劍有點遺憾,所以我知道一定會再回來走這段天梯,只是沒想到一晃眼30多年過去了。 

2018年的失敗,開啟了近年來我勤走百岳的衝動,大一時潘教授告訴我,百岳以後年紀大再去,嗯,是時候了。近年來陸陸續續完成了不少行程,迄20218月時,已完成百岳72座,本來計劃去雪山西稜,無奈因疫情山屋名額縮減一直抽不到,於是,大小劍就出來召喚了我。 

如果著名的畢羊縱走(畢祿山~羊頭山稜線)稱為鋸齒連峰,那油婆蘭、佳陽小劍的連稜就是鋸齒連峰的大哥了。由油婆蘭山向西縱走,必須越過四個高大的山頭,每座都超過3000公尺,第五座才是佳陽山。登上每座山頭都必須付出極大代價,每座山頭間的落差都達50~150公尺,然佳陽山前的落差更深,將近300公尺,巨大的高低落差將佳陽山突顯出來,也將人們的體力磨去,再加上佳陽山上南面一落千丈的大崩群,作為百岳名山實至名歸。佳陽山到小劍山還有3公里,來回就是6公里,必須先下切約250多公尺至最低鞍再往上爬。由佳陽山基點遠遠望向小劍山,稜線在這二座百岳間瞬間下探,此時,你必須作出抉擇是否續攻小劍山,有體力再爬回來嗎?回程必須再爬升250公尺回到佳陽山頂,再沿著來時路上下五座3000公尺的大山才能回到油婆蘭營地,一旦摸黑,危險立刻倍增,特別是布伕奇寒山到油婆蘭間幾段曝露感極大的岩稜。 


我們一行人約8:10am左右登頂佳陽山,天氣很幫忙,在山頂傍偟了半小時左右,没有人要退縮,繼續向小劍山前進。
 

陡下!陡下!一開始迎接我們的是二段必須拉著繩索陡下的路徑,又陡又沽溜,行來好不困難,到底那里才是鞍部最低點,大伙猜了三次才猜對,至此高度已不足3000公尺,再爬升250多公尺就能到達那最遠的小劍山了。清晨4:00左右出發,6小時半過去,10:45am登頂小劍山,一片森林圍繞,岳界常說小劍是台灣百岳四大鳥山之一,但從油婆蘭營地或由佳陽山望去,小劍山都頗具山形,而它的另一面,則是另一個一瀉千里的大崩壁,落差達900公尺,望之生畏,險相環生,小劍山大概行來太辛苦,才被稱為鳥山吧。 

登頂小劍山,花了6個多小時,但行程只完成了一半,同樣的路反過來必須再走一次,一樣的山不一樣的體力,保證難忘!一樣是潘教授帶頭,三個人在前面,三個人在後面,順便陪一位年輕的警官山友,他快走不動了,所以我們幾個叔叔伯伯陪他一起走。在布伕奇寒山山頂我們偶遇了一位外國朋友,愛爾蘭籍,來台灣3年了,非常熱愛台灣的山林,這次一個人揹著大背包、睡墊、睡袋,升了營火,看來是準備露宿在山頂,簡單交談了幾句,也告訴他升火是不被允許的,約5:00pm左右回到了油婆蘭營地,五個人中應該有三個人吃不下飯了吧,我倒頭就鑚進睡袋,實在太累了,小憩一下再起來胡亂吃了些麵包、熱咖啡,完成了!小劍山山頂的那把劍終於被我揮到,大劍山頂上那把重劍明天4:30出發去揮吧。 

很謝謝一路相挺的幾位伙伴,潘建源、姚家麟、林文德及張凌晨,感謝他們陪同我一起完成三天三夜的大小劍行程,大伙在環清宮民宿吃了一頓非常豐盛的的慶功晏!山林之美深深吸引著我,但能跟這些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一起完成才是最令人珍惜的,希望大家很快能山林再見,也可以繼續一起玩個幾十年。

6 則留言:

  1. 覺得"揮劍"這句最豪氣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寫日本隊那段好傳神, 原來學長文題的"結緣"是這樣的意思啊, 一結就是33 年, 讓整篇遊記加味了回憶更加精采,還好學長有爬這趟大小劍, 才剛好可以把日本隊同行這段紀錄順便留下來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內容豐富。有歷史 有困境 有豪氣 有實踐的完成。
    「讀」起來很爽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好奇日本登山隊現在還是這樣爬山嗎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