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是一種追尋,一種探險,一種流浪。
幾次的暴雨風霜,折磨出求生的毅力;而身旁竄出的野豬和眼前掠過的巨鷹,更讓我們明白,宇宙並非人類所獨有;看絕壁,像個英雄;看蒼松,是個隱者;這樣偉大的風光,這樣灑落的社團,這樣生動活潑的生活,這樣肝膽相照的朋友,寫下了一首讚美生命的詩篇。現在,我們把這首詩篇記成這本札記。
書中用文章記心,以攝影傳神,一共分為五篇:一是雲天之際,簡述丹大地文;二是古道滄桑,略記關門古道;三是隱野深處,細寫勘察隊伍的行跡;四是老布農的雲煙,敘說區域內山岳民族的活動;五是流浪山裏的故事,收錄彼此的遊思懷想。
我們的想法:第一是希望呈現山中動人心魄的風光,同時表達探索未知的趣味;第二是想記錄社內三年來在丹大的整體活動,並以學生社團的能力作一個階段性的整理;第三是作為後繼隊伍或是其他機關團體的參考;第四是送給曾經在這裏笑過、哭過、流血、流汗的好友,這是我們年輕的故事;也分享給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,這是我們過往的傳說。
我常想,愛山的孩子在壯麗的自然中開展了眼界與胸襟,洗盪著心懷與氣魄,各自奔騰出屬於自己的情味。不同的人,揮灑著不同的旋律與節奏,在默契的交往中共同參與生命,彼此豐潤並且富有起來。而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善意與凜冽絕情的殺機,隨著年齡的成長,潛化成為強韌的生命力,意興風發、歷久彌新。於是,我突然懂得:跋涉山川、冒歷寒暑、識天地之高厚、親民物之繁變,原來就是地靈人傑的道理。看台灣山巒疊嶂、萬壑爭流,以無比豪放氣派的奇山異水,獨絕於太平洋濱,我們何其榮幸的能夠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啊!
回想最初,楊南郡老師神采奕奕的對我們敘說,他歪著頭尋找八通關古道和越嶺道的趣味,後來對丹大計劃持續的建議和鼓勵,以及最後不辭辛苦地為我們譯註文獻;還有吳澄寬老師,總是笑呵呵地訴說著他年輕的夢想,和那個突破我們這群小夥子想像力的郡大溪泛舟,搬遊艇,數吊橋與升旗子的計劃。兩位老師澎湃的熱情,使我們對丹大充滿了興趣,一次次的隊伍從此出發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感激的話,只得在這裏謝謝老師。
走在陽台上,遠眺觀音夕照下的綠野平疇,憶起共度山中歲月的同伴,即將各赴西東,前途盡不可知,蒼茫宇宙間,當真浮生若夢。布農族亙古以來的傳承興衰,與其間異民族相處的衝突爭戰,竟似一曲悲歌,繚繞不去。人間事紛雜難知,就像在關門山上坐看太平洋的風起雲湧。悠悠天地,萬古長空,如果不是深藏著一份真摯的性情,怎麼能夠自自在在的徜徉在這樣一個有情的生命之中呢?
首發表於1991年丹大札記初版第3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